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,是不可逾越的红线、底线。7月15日,洛家河铜矿发生的炮烟中毒安全事故,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,在全集团敲响。事故发生后,集团上下深感痛心与警醒,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全力以赴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,妥善处理善后事宜,深刻反思事故暴露的深层次问题。为坚决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,彻底排查整治风险隐患,集团迅速行动,接连打出安全管理“组合拳”。
一、以案为诫,系列行动筑牢安全根基
“7.15事故”带来的深刻教训,驱动集团安全管理进入一场刮骨疗毒式的革命性重塑,整体步入高压严管的全新周期。
迅速响应,妥善处置:事故发生后,集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,主要领导靠前指挥,成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,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调查工作,本着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,全力做好家属安抚及善后赔偿工作,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影响,维护企业稳定。
深刻反思,全面部署:7月19日,集团召开安全专题工作会议,此次会议是事故后的首次全面总结与深刻反思。会议直面问题核心,深刻剖析事故根源,指出了事故暴露出的安全意识薄弱、责任落实悬空、风险辨识不清、现场管理粗放、应急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。决定立即在全集团范围内启动“内部自查、集团巡查、日常督查”的三阶段式安全大检查工作。要求各单位以案为诫、举一反三,不留死角、彻查隐患,并通过不断完善制度、强化落实整改、开展各类安全演练等方式,持续改进提升各单位安全管理工作。

集团召开安全专题会议
专项检查,精准画像:为检验各单位自查阶段成效并深挖管理漏洞,集团内控审计部于7月22日组成专项检查组,直插生产经营一线开展安全巡查。检查组聚焦危险源点、特种设备、消防安全、电气安全、相关方管理等领域,通过资料核查、现场巡查、人员抽查等方式,对各成员单位落实7.19会议精神、安全隐患排查整改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、员工安全培训教育效果等情况展开全覆盖、穿透式检查。

内控审计部检查组在镁业公司检查
再提要求,加压奋进:8月4日,集团召开第二次安全专题会议。会上,内控审计部部长关红平以详实数据和典型案例,通报了7月22日至31日巡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风险点,如部分单位隐患排查整改措施不彻底、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、相关方监管存在盲区、应急预案可操作性有待提升等,为下一步整顿工作指明了靶向。此次会议立足安全大检查前期成果与专项检查报告,对各成员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、更严、更实的要求,是一次全面的再动员、再部署与再升级。
二、以上率下,董事长亲临巡查督导
为切实检验前期系列安全部署的落地成效,传递集团对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视和铁腕治理的决心,8月15日至16日,集团董事长董康典亲自率队,先后深入镁业公司、酒店公司和商业公司开展安全巡查。

董事长巡查镁业
董事长此行目标明确,作风务实,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深度检查。在镁业公司两厂,严查危化品区域的日常运作、设备维护、消防设施完整性、泄漏报警系统有效性、人员操作资质及应急处置程序掌握情况,紧盯核心生产设备运行状态、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、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规程执行与应急消防安全管理,强调必须将安全要求落实到“最后一厘米”;在酒店公司、商业公司,他深入配电室、消防泵房、后厨、食品仓库、监控中心等要害部位,细究电气管线敷设、消防设施维保、疏散通道畅通、食材采购储存加工操作、留样制度执行等关键环节,对电气安全、消防安全、食品安全进行细致检查。

董事长巡查酒店公司
巡查过程中,董事长看得细、问得深、查得严,不仅关注硬件设施和台账记录,更注重“人”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,反复强调“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,关键在于落实”。

董事长巡查商业公司
三、现场定调,提出更高安全治理方略
现场巡查结束后,董事长随即在被巡查单位主持召开安全工作会议。

董事长主持安全巡查工作会议
会上,董事长发表了重要讲话。他指出,此次巡查是集团安全管理系列行动的深化与检验,各单位在落实集团部署上付出了努力,取得了一定进展,但距离本质安全的要求仍有差距。巡查暴露出的问题,既有历史欠账,也有新形势下管理的不适应,根源在于思想认识的高度、责任落实的力度、制度执行的刚性和科技兴安的深度仍有不足。结合巡查所见、事故教训和集团未来发展对安全的更高需求,董事长对集团下一阶段的安全工作提出了系统化、更高阶的治理要求:
1、必须提高认识,将“安全第一”理念铸入灵魂、融入血脉。要求各级管理者从思想根源上彻底解决“重生产、轻安全”的顽疾,将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要深刻理解“不是企业消灭事故,就是事故消灭企业”的内涵,持续开展事故警示教育,让“安全第一”成为全员深入骨髓的自觉意识。
2、必须完善程序,构建“穿透到底、覆盖全员”的责任网络。进一步完善从集团到车间、到班组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,清晰界定各层级、各岗位的安全职责。尤其要强化一线班组长和关键岗位人员的“现场第一责任人”意识与能力,确保压力传导到位。
3、必须明确重点,提升风险隐患“精准识别、动态清零”的能力。要对生产经营全流程、全要素进行风险再辨识、再评估,明确隐患排查重点,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。对重大风险源实施“清单化、台账化、目视化”管理,落实“一源一策”管控措施。隐患治理要严格执行“五定”(定措施、定责任人、定资金、定期限、定预案)原则,实现闭环销号,确保“动态清零”。
4、必须强化执行,强化制度规程“刚性执行、严厉考核”的保障。制度不在于多,而在于精、在于行。要全面梳理优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,确保其简洁、清晰、可操作。要加大制度宣贯和执行力检查,对违章行为“零容忍”,通过严格奖惩培育遵章守纪的安全文化。强化安全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,严格执行安全“一票否决”;对安全责任不落实、隐患整改不力、违规违章操作等行为,从严从重追责问责。
5、必须加强演练,锤炼“实战高效、协同联动”的应急处突本领。基于最不利情景完善各类应急预案,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。强化常态化、实战化、无脚本应急演练,尤其要注重夜间、节假日等薄弱时段的演练。加强企地应急联动,配强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。确保一旦发生险情,能够科学、快速、有效处置,最大限度减少损失。
6、必须加大“科技兴安、智能管控”的投入与应用。将安全投入视为战略性投资。加快应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实现对重大危险源、关键设备设施、高风险作业区域的实时监测、智能预警和远程控制,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,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,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。

董事长主持安全巡查工作会议
董事长强调,安全生产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“7.15事故”的惨痛代价必须让我们警醒,并永远铭记这血的教训。集团内控审计部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、严格考核问责,各单位各级管理者要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,全体员工要遵章守纪、互保安全,上下一心共同筑牢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。
此次深入一线的安全巡查,是集团铁腕治安、重塑安全发展新局面的坚定宣示。集团上下要坚决克服“一阵风”思想,切实将“六个必须”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和扎实成效,确保隐患整改到位、责任压实到位、制度执行到位、能力提升到位。唯有如此,方能将事故的“警钟长鸣”化为固本强基的持续动力,真正筑牢守护员工生命安全、保障集团行稳致远的钢铁长城。
(人力资源部 狄思洁)
|